單一用戶流量暴增,Cloudflare與AWS美東區域連線壅塞近四小時

近來 iThome 報導指出,因為 單一用戶的流量突然暴增,導致 Cloudflare 與 AWS 在美東的連線壅塞,壓力高峰時段長達近四小時才緩解。對專注於數位廣告投放、直播活動、限時優惠或即時互動的人來說,這種「看似工程性的基礎架構問題」,其實就是品牌曝光與轉換的致命風險。
為什麼會發生?
簡單來說,有一個使用者對 Cloudflare 上的某些內容瘋狂發出請求,導致資料回傳時經過的管道(就像高速公路)被塞滿。AWS 雖然嘗試把流量分流,但替代路線也很快爆滿,於是整個網路就「塞車」了。這個塞車讓部分網站載入變慢,甚至出現逾時錯誤。
你可以把它想像成:突然有一台超大貨車佔滿高速公路,結果所有車子都只能慢慢等,甚至完全過不去。
這件事為什麼值得重視?
- 檔期高峰最怕斷線:活動一曝光,短時間內湧入大量流量,就很像「貨車」壓上來的瞬間。
- 廣告預算瞬間歸零:花再多錢打廣告,結果網頁打不開,轉換率直接消失。
- 用戶耐心極短:消費者通常不會等,幾秒卡住就直接跳出去找競品。
如何與工程協作?建議幾個關鍵方向:
-
檔期高峰最怕斷線:
活動一曝光,短時間內湧入大量流量,就很像「貨車」壓上來的瞬間。
-
導入異地備援與多雲策略
不要過度依賴單一區域(如 us-east-1)。建議儘可能導流到功能穩定的其他 AWS 區域或備援雲端供應商,減少單區域壅塞對活動影響。
-
實施即時用戶體驗監控
建立監控機制,監測網頁載入時間、封包遺失比例與 SLO 延遲指標。一旦數值異常,能迅速警示並啟動應變機制。
-
探索資源自動編排與異常流量限制
正如 Cloudflare 所指出,未來將建構 自動化機制:在極端流量攻擊或單一來源壓力爆發前,先行降低其優先權,避免影響其他使用者iThome。這對行銷資源分配與風險防
行銷不只是策略,更要有底層架構支撐
Cloudflare 與 AWS 的這起壅塞事件提醒我們:數位行銷的成功,不只是創意與投放,更要靠穩定的基礎架構。
若對不同產業的數位行銷計畫有任何好奇,也歡迎線上諮詢鯊客-數位行銷與SEO顧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