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瀏覽的是我們在Google的加速版網頁,你可以點選Logo回到主網站取得更多的資訊
加入LINE@好友 隨時掌握SEO最新趨勢

為何SharkEC能讓管理者與使用者互不干擾?深入解析高讀取、低寫入CMS(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)架構

對於絕大多數的內容管理系統(CMS)網站而言,其核心特性是「高讀取、低寫入」:大量的訪客持續瀏覽網頁(高讀取),而網站管理者或編輯更新內容的頻率相對較低(低寫入)。為此,一個名為「sharkEC」的系統,正如許多現代化的CMS架構一樣,特別針對此特性進行了優化設計,其核心目標在於將內容的「寫入」(建立、編輯、管理)與「讀取」(終端使用者瀏覽)兩個行為進行分離,從而確保管理者在後台進行任何操作時,都不會影響到前台使用者的瀏覽體驗與網站效能。

無頭式CMS (Headless CMS) 架構

這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一種進階架構,能完美實現讀寫分離。

  • 傳統CMS (Monolithic CMS): 如同一個「有頭有身體」的巨人,傳統CMS(例如早期的WordPress)將後台的內容管理(身體)與前台的頁面呈現(頭)緊密地綁在一起。
  • 無頭式CMS (Headless CMS): 這種架構則是「身首分離」。它只保留了內容管理與儲存的後台(身體),而不再負責前台的頁面長相。內容完成編輯後,會透過API(應用程式介面)的方式提供給任何需要它的「頭」。這個「頭」可以是網站、手機App、智慧手錶,甚至是任何物聯網裝置。

先進的快取策略 (Caching Strategies)

快取是提升高讀取量網站效能的關鍵手段。sharkEC這類的架構會大量且智慧地運用快取機制:

  • Memery Cache:暫存高讀取資料庫內容於記憶體減少I/O的讀取時間
  • Worker PreCache:使用Cloudflare Worker 預先快取網頁內容
  • 頁面快取 (Page Cache): 暫存常用資料庫查詢的結果。
  • CDN (內容分發網路): 將網站的靜態資源(如圖片、CSS、JavaScript檔案,甚至是整個靜態頁面)複製到全球各地的伺服器節點。使用者在瀏覽時,會從離他最近的節點讀取資料,大幅縮短載入時間。

Restful API + Worker 如何完美實現讀寫分離

這個架構將「寫入」這個可能耗時的動作,從即時的使用者請求中抽離出來,交給背景去處理,從而確保了前台API的反應速度。

讀取操作 (Read Operations - 由使用者觸發)

  • 流程: 使用者瀏覽網頁 -> 前端發送請求 -> Restful API (GET) -> 讀取資料庫/快取 -> 回傳資料
  • 特性: 這是一個單純、快速的資料讀取路徑。API層可以專心應對大量、高併發的讀取請求,並透過快取機制(如CDN、頁面快取)進一步加速,提供給終端使用者極致的瀏覽速度。

寫入操作 (Write Operations - 由管理者觸發)

這就是您提到的 Worker 發揮作用的地方。當管理者在後台按下「儲存」或「發布」按鈕時:

  • 後台介面會向 Restful API 發送一個寫入請求(例如 POST /articles 或 PUT /articles/123)。
  • API伺服器不會立刻執行完整的資料庫寫入、圖片處理、快取清除等所有耗時操作。它只做一件非常快的事情:接收這個「任務」,將其打包成一個「工作項目」(Job),然後丟進一個「任務佇列」(Message Queue)
  • 完成後,API立刻回傳一個「OK, 你的請求我收到了,正在處理中」的訊息給後台介面。對管理者來說,介面幾乎是瞬間就有反應,可以繼續進行下一個操作,完全不會被卡住。

Worker 執行任務 (Background Processing)

  • 在系統的背景中,有一個或多個獨立運行的 Worker 程序。它們像是不斷辛勤工作的工人,持續監看著「任務佇列」。
  • 當Worker發現佇列中有新的「工作項目」時,就會把它取出來。
  • 然後,Worker 在背景中開始執行所有實際且耗時的工作,例如:
    • 將文章內容寫入主資料庫。
    • 處理上傳的圖片(裁切、壓縮)。
    • 清除相關頁面的快取 (Cache Invalidation)。
    • 如果網站是靜態生成的,則重新生成受影響的HTML頁面。
    • 通知其他相關服務。

架構帶來的優勢

  • 非阻塞式體驗 (Non-Blocking Experience): 對管理者而言,後台操作極其流暢,因為他們的請求被API伺服器「秒收」,無需等待背景所有繁重任務完成。
  • 徹底的讀寫分離: 處理大量讀取請求的API伺服器,與處理耗時寫入任務的Worker是完全分開的程序。它們可以部署在不同的伺服器上,各自獨立擴展。即使有大量寫入任務正在排隊,也完全不會拖慢API伺服器的反應速度,從而保障了前台使用者的瀏覽體驗。
  • 高可靠性與容錯能力: 如果背景的Worker在處理某個任務時失敗了(例如資料庫暫時連不上),任務佇列機制可以確保該任務不會遺失,可以稍後自動重試,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。
  • 高擴展性 (Scalability): 如果網站的寫入需求變高(例如編輯團隊擴大),只需增加背景Worker的數量即可;如果網站的讀取流量暴增,只需擴展前端的API伺服器數量即可。兩者互不影響,資源可以更精準地被利用。

Restful API + Worker 的組合,是實現高效能、高彈性CMS系統的黃金搭檔,它不僅僅是做到了讀寫分離,更是透過非同步處理的模式,將使用者體驗(包含管理者和終端使用者)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。

歡迎與鯊客科技洽詢更多相關訊息!